(轉載自兒科醫學會第一八二屆學術演講會集)

【體溫的測量】

1.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溫度的測量?

答:無論身體產熱增加或散熱不良,都會使體溫上升,例如喝很多熱水、運動、泡三溫暖、長時間曬太陽、穿太多衣服等。如果要確定有沒有生病發燒,就必須避免這些因素,並靜坐休息15至30分鐘後再測量體溫。

2.跟傳統的水銀體溫計比起來電子體溫計有什麼好處?測得準不準?

答:如果定期校正,電子體溫計測到的體溫跟水銀體溫計沒什麼兩樣。但水銀體溫計不適合一般家庭使用,主要是因為水銀體溫計有意外破裂而導致水銀中毒並污染環境的危險。台灣相關主管單位已經決定未來將逐步禁止水銀體溫計,以減少意外傷害及環境污染。

3.用體溫計量體溫需要量多久?

答:一般電子體溫計約在啟動1分鐘後會發出嗶聲,那時候就可以判讀體溫。至於將逐漸被淘汰的水銀體溫計,專家建議口溫至少量2至5分鐘,腋溫量3至10分鐘,肛溫量1至3分鐘。

4.摸小孩的皮膚看有沒有發燒的方法準不準?

答:摸皮膚判斷有沒有發燒的方法很不準確,所以當小孩生病的時候,一定要用體溫計才能正確判斷小孩有沒有發燒。根據國外的研究,母親用手只能正確判斷74%有發燒的小孩,而護理人員的正確判斷率則只有42%。

5.量體溫的方法有好多種,到底哪一種比較準?

答:量體溫的方法包括肛溫、口溫、腋溫、背溫、耳溫、額溫等,其中以肛溫最接近身體內部真正的溫度。耳溫與肛溫的相關性很高,必要時可取代肛溫,但必須注意三個月以下嬰兒的耳溫常不準確,所以不建議使用。口溫平均比肛塭低0。5。c,而且這兩種方法比較容易受到皮膚黏膜血管收縮等因素的影響而偏低。一個月以下或體重很低的新生兒,不適合量肛溫或耳溫,可考慮量腋溫或背溫。用額溫槍或紅外線測量皮膚表面,常有嚴重低估真正體溫的現象,所以不建議常規使用。

6.量肛溫正確的作法為何?

答:先用肥皂水或酒精清洗體溫計,以冷水沖淨(勿用熱水) ,在末端擦上少許凡士林等潤滑劑。最好的姿勢是讓幼兒腹部朝下俯臥,並將小孩放於成人的大腿上或床上,用一手扶著幼兒臀部上方的下背部,另一手將體溫計伸入距離肛門口深度約0.5至1英吋(約1.5至2.5公分)處, 不要過度深入。電子體溫計需靜置約1分鐘發出嗶聲即可判,其他體溫計需靜置1至3分鐘後判讀。

7.量口溫的時候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答:5歲以上兒童可以用這種方法量體溫,但禁止使用水銀口溫計以免發生口溫計破裂吞食水銀及玻璃割傷的意外。測量前15分至30分鐘內不宜飲用熱水或冷水,以免導致測量誤差。量的時候先用肥皂水或酒精清洗體溫計,以冷水沖淨(勿用熱水)。打開電子體溫計開關,將感應端置於兒童舌頭下方,靜置約1分鐘,體溫計發出嗶聲後即可判讀。

8.量耳溫的時候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答:只適用於三個月以上嬰兒,量的時候必須注意耳溫槍在耳朵裡面的角度必須正確,過多耳垢則會干擾測量。中耳炎或其他中耳異常者量耳溫會有誤差,應該用其他方法量體溫。耳溫槍必須定期校正以免失去準確性。量的時候將耳溫槍感應端置入外耳道,按壓啟動鈕即可在幾秒內判讀數據。當兩耳測量之溫度不同時,以較高溫度為準。

引用:http://hospital.kingnet.com.tw/free/quickqa-answer.html?de_id=11&uid=184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